「可能印度人此時的心情沒有你這麼輕鬆。」拉博·巴特勒啞然失笑道。
「大臣,其實也不一定,從印度的角度來說,難道不是幾千年來最有自主權的時候麼?難道真像是尼赫魯說的那樣,印度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政治實體?」
艾倫威爾遜笑了笑道,「雖然印度人可能不太相信,但現在就是印度最為輝煌的時候,可能有些不嚴謹了,這一次戰爭之前是印度最為輝煌的時候。」
只要用宏大敘事概括,處在不同的國家,看待其他國家就是完全不同的。
別人眼中的英國,工業革命起源之地,縱橫四海的日不落帝國。兩百年來的世界霸主。
艾倫威爾遜眼中的英國,英屬印度獨立、英屬蘇丹獨立、英屬奈及利亞獨立,妥妥一個急劇衰落的明日黃花……
幾十年後某大國眼中的自己,鴉片戰爭戰敗,百年屈辱,割地賠款,甲午戰爭戰敗,內戰幾十年。
別人眼中的某大國,最後一個王朝一路擴張鯨吞准格爾,人口四億、擴土一千三百萬。一戰的勝利者、二戰的勝利者、和美國開戰、和印度開戰、和蘇聯開戰,經濟規模世界第二,然後嘟噥這百年恥辱要一雪前恥。
這兩種情況都是真實的,純粹就看你怎麼看。英國在殖民時代做的事,不會比農業時代的國家們更加過分,但這個時代把英國做過的壞事全記錄下來了。
不過現在麼,至少在印度這裡,英國終於可以藉由這一次的戰爭,從印度眼中的頭號敵人名單當中下來歇歇了。就算是尼赫魯還對英國抱有警惕,也無法改變印度人民樸實的想法,剛挨揍怎麼可能馬上就忘呢?
英國代表團抵達新德里的消息,在這個已經獨立的國家迅速傳開,拉博·巴特勒受到了巨大的歡迎,從巔峰跌落到谷底的印度,想起來了英國的好。
前往新德里溫莎城堡酒店的路上,無數印度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對著英國代表團的車隊行注目禮,此時六神無主的他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萬里之外的英國身上。
進入酒店,艾倫威爾遜直接進入了訂好的房間門口敲門,房門被打開,海蒂·拉瑪開門直接把男人拽了進去。
「沒穿上經典款長袍呢?」艾倫威爾遜嘿嘿直笑道,「這可是新德里,我們緣分開始的地方,可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
「就你話多。」海蒂·拉瑪白了一眼艾倫威爾遜,小聲嘀咕,「也就是我對你百依百順,不管你去哪,都沒有怨言的陪著。」
「是的,你辛苦了。」說話間艾倫威爾遜已經把海蒂·拉瑪懷入懷中認錯,「我錯了,在你面前任何的抱怨,都是對你辛苦付出的褻瀆。」
「這還差不多!」海蒂·拉瑪好似消了氣,感覺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舟車勞頓,兩人決定洗個澡放鬆一下,然後在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這一次來新德里真是令人吃驚,你不是說過,以後不來了麼?」海蒂·拉瑪無力的躺在男人的懷中,臉上紅潮未退,顯然還沒有恢復過來。
「今時不同往日了,我原來不過來,是因為我在這有些芥蒂。現在不同了,其他國家已經代替了英國的地位。」點燃一根煙,艾倫威爾遜面帶陶醉之色的道,「那麼現在出現了變化,我就不用特意躲避來印度的機會了。」
時至今日,艾倫威爾遜可以恢復印度人民老朋友的本來面目,理直氣壯的站在印度一邊,為英國謀取利益了。
「不過你們英國集結起來的大艦隊怎麼辦?」海蒂·拉瑪忽然像是想起來什麼問道。
「他們有事情要忙。」艾倫威爾遜一挑眉,破窗效應馬上就要出現了。這也怪不得英國,是印度人自己不爭氣,自然會影響到其他地方的印度人。
肯尼亞首府奈洛比,是英國曾經規劃的英屬非洲核心,這裡和其他英國殖民地一樣,有著龐大的印度裔社區,整個肯尼亞的印度裔人口有四十萬。
印度戰敗的消息漂洋過海傳來,立刻讓這裡的印度裔社區發生了震動。無數印度裔走上奈洛比的街頭,聲援自己的母國。這些人十分激動,恨不得離開回國參戰。
谷衋/span> 這導致駐肯尼亞英軍嚴陣以待,不敢按照計劃登船,而是採取警惕的態度保護白人社區,一個外來族群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不把自己當成本地人會發生什麼事情?
暴亂就這麼發生了,整個奈洛比濃煙滾滾,黑人將印度裔視為白人殖民者的幫凶,在英軍存在的情況下,他們是不敢把白人怎麼樣的。但對印度裔就沒這麼客氣了。
奈洛比城區,喊殺震天,積怨已久的肯尼亞人,對這些外來的印度裔展開了零元購行動,各個街區都出現了暴亂,沒人知道緣由,也不清楚是怎麼開始的。
肯尼亞英軍感覺到事態嚴重,更是收縮全力保衛白人社區,同時和外海的英國皇家海軍艦隊取得聯絡,要求鎮壓肯尼亞的暴亂。
此時印度裔社區處在熊熊烈火當中,零元購成功的肯尼亞人更是嘗到了甜頭,完全沉浸在零元購的歡樂當中,還有一些人想要對白人社區下手,但被嚴陣以待的英軍直接開槍射殺,迅速就專心致志的找印度裔麻煩了。
英國皇家海軍無法按時趕來,總是要有一個理由的,不然印度民族主義者會不會認為英國出工不出力?艾倫威爾遜當然知道出工不出力是一個事實,但英國不能承認這一點。
要把印度民族主義者嘴巴捂住,讓其不能往英國摘桃子這邊想,那能有什麼辦法?那就只能在苦一苦印度百姓了。
作為一個英國紳士,艾倫威爾遜是十分不希望出此下策的,所以他讓馬來亞方面一定要盯緊,至於甘迺迪那邊因為社會環境複雜,英國最近又要馳援印度,放鬆了警惕,出現一點紕漏是在正常不過了。
肯尼亞騷亂立刻引起了皇家海軍的反應,千里馳援印度的計劃不得不暫時終止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讓肯尼亞恢復平靜,同時倫敦正式告知了肯尼亞發生騷亂的前因後果,並且表示這可能是一場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
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這個效應,當然是英國著名學者,現任外交部常務次長,威爾遜爵士總結出來的,其根本目的是為了立學者人設,威爾遜爵士目前正在新德里。
收到消息之後,艾倫威爾遜向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告知了奈洛比發生暴亂的事實,並且將暴亂的根本原因推到了印度戰敗,導致印度裔群情激憤,進而導致了肯尼亞本地黑人不滿,造成了這一場暴亂的發生。
「白人社區沒有問題吧?」拉博·巴特勒十分緊張的詢問道。
「目前來看,沒有問題!」艾倫威爾遜為拉博·巴特勒吃了一個定心丸,「不過就怕其他殖民地採取效仿,好像從印度戰敗的那一刻開始,這對世界上很多事情就都不一樣了。亞丁、模里西斯乃至於其他殖民地的動向,我們都要格外注意。」
艾倫威爾遜一副負責任的態度表示這件事交給他,拉博·巴特勒還是準備和尼赫魯的外交行程,他說的輕描淡寫,但心裡很清楚,最大的破窗效應還沒開始呢。
比如說印巴分治的另外一個主角巴基斯坦,親眼看著印度被揍得頭破血流,心裡就沒有一點想法麼?印巴分治之後兩個國家就是一對難兄難弟。
印度從這場戰爭之後會思考,應該找一個陸軍強國做外援,英美兩國雖然強大但不以陸戰見長,而且本土確實距離印度太遠了。
這不巧了麼?巴基斯坦也這麼想的,而且還不用像印度權衡到底找誰。巴基斯坦和某大國就是接壤的,根本就不用多想,一個全天候盟友就是現成的。
哪怕美國施壓也是沒用的,美國遠在天邊,哪有近在眼前的強援來的更加實際?
巴基斯坦膽氣壯了,那才是真正的破窗效應,而不是現在肯尼亞奈洛比,現在還不知道死了多少人的暴亂。
拉博·巴特勒和尼赫魯的第一次見面,就懷著沉痛的心情,告知了前有聲有色的大國總理尼赫魯,英屬肯尼亞發生的悲劇事件,並且表示英國一定會處理好,保障這些印度人的安全。
「真是世事無常啊!」艾倫威爾遜長吁短嘆,想著是不是在模里西斯在複製這麼一下?也不能太狠了,模里西斯的第二大民族是法國後裔,真是煩惱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13s 3.70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