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上游。
在這個夏末時節,再次熱鬧了起來。
長江荊江段上,船來船往日夜不停,無數的人馬在往來調動著。
一條船一直駛過三峽,抵達上游重慶府,再轉陸路抵石柱宣撫司。
自張獻忠攻入四川後,明軍一度潰散無應戰之力,各地明軍非潰即降,張獻忠據成都稱帝,建大西朝,年號大順,派兵招撫各地土司,卻唯有重慶的石柱不敢來犯。
石柱有一位七十二歲的巾幗戰神秦良玉。
年紀雖老,卻仍能頂半邊天。她丈夫本是世襲石柱宣慰使,被害後兒子年幼,於是秦良玉代領夫職,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過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諸多戰役,戰功顯赫。
石柱白杆川兵,更是天下聞名的精銳。
今天,這位七十二歲的老英雄,特意換上了朝廷給她封的二品誥命夫人的禮服。
八千石柱白杆兵今天也都精神抖擻。
「姑母,使者還在路上,不如先回屋等候?」總兵秦翼明扶著年邁的祖母勸說著,他是秦邦屏之子,也是個征戰多年的大將了。
「朝廷天使前來宣敕,豈能怠慢?」秦良玉雖然七十多歲了,滿頭白髮,但身子依然硬朗,她非常高大,是個超過一米八的高挑女子,因久領軍伍,有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孫子馬萬年馬萬春兄弟也都頂盔貫甲侍立在側。
聞言,馬萬年忍不住道,「還有朝廷麼?」
「掌嘴,說什麼混賬話,當然還有朝廷,日月永在,大明長存。」秦良玉喝斥孫子。
萬馬年不情不願的扇了自己兩巴掌,馬家秦家滿門忠烈,他父親崇禎十五年戰死襄陽,母親張鳳儀則在更早的崇禎六年戰死河南,舅公秦邦屏秦邦翰,戰死於征討女真的渾河血戰。
舅公民屏則戰死於平奢安之亂中。
天啟崇禎兩朝,石柱土司為了大明,率領白杆兵東征西討,多少人為國捐軀,可是打來打去,如今這大明兩京都沒了,甚至四川都為張獻忠所據。
秦馬兩家,也只能勉強保全石柱,可現在又出來一個魯監國,要來調他們出征。
年輕的馬萬年馬萬春兄弟都不願意再大明徵戰了,他們只想保護家鄉,守著石柱,管他以後是女真人坐天下,還是張獻忠割據四川,只要肯承認他們石柱土司自治,那他們也就願奉表歸順。
只是老祖母秦良玉卻仍是一腔忠君報國之心,一聽說監國要派使者前來,立馬提前做準備。
「來了,使者來了。」
督師朱大典和湖廣巡撫堵胤錫還有興國侯李赤心等幾位派了一隊精銳,護送著監國使者趕來石柱。
「在下張岱,翰林院編修,特奉監國旨意,前來石柱向將軍宣旨。」
一個五十許的男子風度翩翩,一見面就向秦良玉行禮拜見,雖是天使可十分有禮。
秦良玉笑道,「原來是張翰林,我可是久聞你大名,文章作的好,天下有名。」
「文章小道爾。」張岱笑道,他雖然文章有名,但科舉一直不順,後來世道亂,乾脆不再參加科舉一心隱居四明山中讀書寫作。
他與次輔祁彪佳即是紹興山陰同鄉,更是同學好友,而他父親更曾是魯王府王府官員,所以跟魯監國也算較有淵源,在祁彪佳舉薦下,朱以海幾次徵召,最終出山,如今是翰林院編修,官職雖不高,但張岱倒挺滿意的。
這次領了差使來四川,監國還特意給他加了一個監察御史巡按四川之銜。
來四川主要有三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來給秦良玉宣旨,授官加爵。
第二個任務,是要收攏大明四川的殘餘兵將官吏等,重新穩定局面。
第三個任務,是要跟占據四川稱帝的張獻忠聯絡,看能不能招撫。如今雲南也發生了土司叛亂,黔國公沐天波把昆明城都給丟了,朱以海給張獻忠開出條件,只要張獻忠肯帶兵去雲南平亂,那麼便賜封他為雲南王,許他永鎮雲南。
用雲南換四川,對朱以海來說當然不虧,就算張獻忠不肯讓四川,那挑起他跟雲南土司的爭鬥,也對大明有利,只要張獻川不打明軍,甚至只要不出川,朱以海現在都願意安撫他。
「奉天承運監國,敕曰,時屬艱難,用勤師旅,大將之任,必籍廟謀,苛非人傑,孰允斯寄?都督同知總兵、二品誥命夫人良玉,風雲有感,星象降生。秉文武之姿,懷經濟之器。自凶狂構禍,區宇未寧,蘊忠貞以立自,資義勇而成務。
加其識度宏遠,謀略沖深。
故能掃清強寇,收復二京,建茲大勛,成我王業。
雖少康嗣位,夏靡贊其功;光武中興,鄧禹集其事。以今觀古,未足多之。但以氛祲未清,軍戎是急,爰求碩備,仗以師貞,宜承重委,克濟多難。
可充提督四川軍務總兵官、前軍都督府左都督,加太保兼太子太保銜,掛鎮東將軍印,封忠勇侯爵,賜功臣號奉天翊運中興定難宣力功臣!」
「欽此,魯王監國元年七月!」
秦良玉愣神。
「忠勇侯,請接旨。」
「臣秦良玉領旨謝恩,監國萬歲!」
聖旨接過,秦良玉向張岱問起浙東情況。
「局勢大好,」張岱如此說,「之前監國殿下親提三千虎賁北上三吳,一路打到了鎮江,席捲江南,雖然最後因為韃子實力仍盛,所以攻下諸城後並未堅守,但也收拾人心,壯大力量,監國已帶著十鎮御營數萬人馬回到浙東,如今兵強馬壯。」
說著,張岱揮手。
「這是銀元十萬兩,監國命賜給忠勇侯與石柱將士們。」
石柱土司白杆兵,也被朱以海賜軍號忠勇,以秦翼民為忠勇鎮總兵官,馬萬年為石柱宣慰使,兼忠勇鎮副總兵。
馬萬春被授千牛鎮五品帶刀侍衛······
一口口箱子抬上來,打開,是一箱箱的銀幣。
整整十萬枚銀幣。
「這是監國新鑄錢麼?」
「嗯,此是監國新鑄之魯監國元年龍紋銀元,特賞賜忠勇鎮官兵們。」
看著這些銀子,連馬萬年等也都驚訝萬分,這魯監國看來還真挺有實力,居然能給遠在四川石柱的他們發軍餉,直接送來十萬兩。
「張公經過湖廣,不知道現在那邊如何了?朱督師需要我們石柱出兵多少,我現在有兵八千,若需要,還可再徵召,可親自率兵一萬過去。」
張岱動容。
「如今四川大部還在張獻忠手中,重慶府也不安全,監國的意思,是請忠勇侯就坐鎮石柱,聯合播州,準備收復重慶。」
張獻忠放棄兩湖江西第五次進攻四川,全力入川攻打,在重慶與川軍決戰,以爆破城牆的辦法攻破重慶,此後一路打進成都。
年初,整個四川就剩下重慶的石柱和南邊的播州還沒落到大西軍手中,石柱有秦良玉和白杆兵。
而播州有王應熊。
王應熊是重慶府人,崇禎六年入閣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七年擢文淵閣大學士,八年獲罪返鄉。
去年,弘光任王應熊為兵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督川湖雲貴軍務,楚鄖貴廣悉聽節制,專剿張獻忠,給銀三萬兩,賜尚方寶劍。
不過此時四川僅剩下石柱、播州兩地,王應熊無師可督,但這位還是散盡家財,招兵數千,在播州遵義開府,並收攏舉薦了川將羅於莘、侯天錫、曾英、王祥等。
先前,李赤心高一功等自陝甘借道漢中南下,與賀珍交戰後,進入了夔州府,先後從大西軍手中奪取了達州、萬縣、夔州奉節、巫山等地,直下荊湘。
不過當時李赤心等無意留在巴東與大西軍對峙,只是借路經過,王應熊則趁機到川東一帶,招兵買馬,占據夔州府,抵抗張獻忠。
在六月,參將楊展在犍為起兵,襲破嘉定府(樂山),又在樊一蘅、馬應試、余朝宗的協作下攻占敘州(宜賓)。
王應熊聽聞捷的,立馬南下接應。
楊展先大敗馮雙禮,然後又被孫可望擊敗,退守懷仁,拜見王應熊後,合兵號稱八萬收復永寧,屯魚腹關,偷渡合江,復還嘉定府。
說來這個楊展也是個傳奇人物,身長七尺余,英姿慷慨,是崇禎十年武進士第三名,從軍楊嗣昌,隸屬曾英麾下,授廣元守備,後升中軍參將。
張獻忠攻成都時,他率三千精兵守衛成都,城破被俘,就在要被殺時,奪刀斷繩,砍死兩人,跳江逃脫。
然後在川南收攏人馬,殺了大西軍一個措手不及,甚至憑一已之力,滅西軍船隊,打斷了張獻忠南下計劃。
張獻忠轉而欲入漢中,結果年初派大軍攻漢中,卻反被已降清的原大順軍將領賀珍大敗,清軍趁勢逼近川北,張獻忠反而陷入被動,只能屯兵川北據守。
而四川的明軍也趁勢反攻。
王應熊率王祥收復綦江,楊展收復敘州、嘉定,曾英則進入重慶外圍。
可以說四川的形勢一時有些好的出人意外,遠在浙東的朱以海接到了三個督師的捷報。
一個是總督川湖雲貴的弘光督師王應熊從遵義發來的,一個也是弘光朝任命總督河北河南山西軍務的張縉彥從大別山區發來的。
還有個則是朱以海任命的總督川陝豫楚贛黔滇七省軍務的督師朱大典從長沙發來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6s 3.694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