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實話,在這個世界的「真相」中,二代天帝那位龍神結束了天神的混亂,開啟了新的時代也算是偉光正的形象了。燃字閣http://m.wenzigu.com
就是最後死的有點憋屈,不過這很正常,畢竟世人皆知代代版本削龍族,一位龍神都成了天帝了要是還沒人削,那洪荒本源世界那幫子無上存在們怎麼想
現在龍神在小世界成了天帝沒人管,下一步大世界中龍神成天帝仍然沒人管,等到之後洪荒本源世界裡祖龍成天帝了是不是還是沒人管
要知道龍族被削,不準確的來說應該是祖龍被削,沒有一個大神通者是無辜的。哪個大神通者沒落井下石過加強祖龍封印的時候,哪個大神通者沒同意
次次紫霄宮大羅議會兩大不變的議題,一是加固魔祖封印,防止魔祖出世來挑事,二就是加固祖龍封印,省著祖龍出來放風。
就連燭龍,青龍,龍母三位龍族的大神通者都「忍痛」的哭著同意了,誰願意讓祖龍真的出來祖龍要是當了天帝了,眾多大神通者指不定在無盡虛空破滅之前就得被大清算了。
此方世界龍神天帝能夠走的這麼「安詳」「體面」,還是因為此方世界乃是仙秦的投影,世人皆知,不同於其他的朝代一位位,一代代的神皇,道君,魔帝高居天上,仙秦只有一個統治者,那就是始皇帝嬴政。
嬴政是個什麼身份那可是祖龍的化身,本來祖龍被封印,祖龍的化身應該一起去陪著祖龍本尊的,但是嬴政對於人道發展太過重要,尤其是洪荒本源世界的人族,嬴政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一個足足傳承了近兩千年的大一統時代,名為封建的時代。
仙秦之前大多都是分封制,仙秦之後的諸多仙朝都是以仙秦為模板的,書同文,車同軌。正所謂「勸君少罵秦始皇,百代皆行秦政法」,哪怕是過渡到了科武星河時代,一切法律的基本依據仍然能夠看出秦律的影子。
仙秦對視洪荒人道的影響之大可以這麼形容,若是有哪一天,三皇五帝不管事了,下一個能夠在火雲宮主事的帝君只能在大禹王和秦始皇之間選擇。
至於好端端的「周」為什麼會變成反派角色,自然也是因為這裡是仙秦的世界,「仙秦」從「天周」的手下接過沉重的擔子,自然不能是因為「天周」太好了,只能是因為「天周」無道。
而「周」無道,所以「秦」才能「王天下」,不然搞上古禪讓制度嗎不過這還是好的,放在隔壁的「皇商」投影那裡,為了發泄自己的不滿,堂堂「周天子」真的做了「天子」——天神的乾兒子。
而皇商的末代人王紂王是反天的頭目,他的兒子更是推翻了天,成為新任天的存在,換句話說,周天子是天之子,而天又是紂王的兒子,所以周天子成了紂王的孫子,這種隱晦卻又過分張揚的罵法,天周抗議了很久,但是沒用,只能在自己的投影世界中變著法的抹黑紂王。
荀子和嬴政聽著牧塵這裡關於歷史的「真相」也都驚呆了,說好的姜太公下山輔佐武王伐紂的事最後變成了「捂」王「伐」紂,合著兩邊都不是什麼好人。
這一點對於嬴政來說倒是沒什麼,畢竟作為秦王,在牧塵和荀子的支持下,真正參政的他已經有了自己作為「秦王」時候的目標,統一九州,然後成為「天人」,周在他的心目中的形象越差越好,可以他不能把這些故事說出去,來歷是一回事,主要是他說出去估計也沒人信。
若非這是牧塵說的,就是他自己這位理應和「周」不共戴天的秦王也不會信,畢竟哪怕如今「周」已經結束了,「周天子」的傳承也斷了,《周禮》對於如今仍然有影響。
周文王的《周易》,周公旦的《周禮》兩本書可謂是如今諸國文化的起源,如果說諸子百家時代是由道家始祖老子開啟的,那麼諸子百家的文化內核就是從《周易》《周禮》兩部曠世奇書演化而來。誰會相信「周」會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呢
若非知道牧塵沒必要騙自己,說的大部分都可能是真的,嬴政早就揮袖走人了。
而一邊的荀子卻是有點世界觀崩塌的模樣,不過想來也是,《周禮》《周易》可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而他本人對於《易》的研究也很深刻,突然聽見周武王乃至於周文王的形象崩塌,荀子懷疑世界很正常。
看著荀子木楞的模樣,牧塵在一邊安慰到:「荀兄當知,人品和他的學問是沒有任何關係的。請不忘把人品問題上升道他們的作品,《周易》是一本好書,文王也是一位智者,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老人家想不到他的子嗣會做出如此決定也是很正常的不是,荀兄做好自己的學問就好。」
荀子笑了笑,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牧兄所言甚是,老夫突然有些疲憊了,回去休息一下,改日再聊,改日再聊。」
說著也不等牧塵和嬴政和他告別,便踉踉蹌蹌的離開了。嬴政看著荀子離開的背影,有些嘆息的說道:「可惜了,荀子年紀這麼大了,還知道了這麼一個噩耗,作為大宗師他應該沒問題吧。」
「沒事。」牧塵搖了搖頭,隨後看著嬴政:「說起來我本不該和荀子說這事的,不過我還是說了,也正是為了秦國啊。」
「為了秦國」嬴政一愣:「這話怎麼說」牧塵手敲著面前的矮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才說到:「這次談話足以讓荀子消沉五六年了,趁著這五六年,大王趕緊把其他幾國都拿下來。不然一旦荀子回過神來,一定會阻止秦國征討六國的。
雖然荀子阻止也沒什麼用,但是一個處理不好說不得會讓他和秦國離心離德,如今他沒工夫管外面的事正好,儒家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如今他正窮著呢,沒心情管天下蒼生,王上正好趁此機會把其他幾國收拾了,然後給他一個讓儒家光大的機會,他有事忙起來了就什麼也顧不上了。」
「額……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堂哥你有這個想法呢,不愧是堂哥你。」嬴政看著牧塵的目光都變了。
牧塵撇嘴:「我什麼我大秦快點統一天下才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大秦統一,我氣運圓滿,因果了結之後就可以著手破碎虛空的事了。」
「破碎虛空!」嬴政驚呼:「堂兄你已經到了這個境界了」牧塵沒搖頭也沒點頭:「不一定是境界到了,也有可能是世界對我的排斥,如今大宗師都突破不得,更別說我這個鍊氣士突破的天人了。世界意志攔著我就跟看見仇人一樣,恨不得我現在立刻馬上就走呢。」
「額……」嬴政眨了眨眼睛,隨後說道:「這樣嗎」牧塵點頭:「所以,在我還沒離開的時候,你一定要統一天下,這樣我還能幫你擋一擋事,不然我一離開,你恐怕就不好了。」
「那不去,堂哥你把蒼龍七宿……」嬴政突然想起來了這東西,試探的說道,牧塵伸手點著矮桌的桌面,隨後說道:「可以誒,等你一統天下了,我就去把那東西拿回來,給你鑲嵌在邊境上,到時候你沿著龍神天帝的遺體壘上一堵牆,也能算是鎮壓秦國氣運了。」
嬴政很高興的離開了,第二天的大朝會上荀子也確實告病未至,於是嬴政提出了要出兵趙國的事,牧塵也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但是正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出兵別國的事哪怕是牧塵說的,朝堂之上也經過了劇烈的討論,然後決定——打,為什麼不打,於是秦國和趙國開戰了。
而在正式宣布開戰的第三天,趙國給沒準備好支援邊軍的軍隊之時,噩耗傳來,趙國的宗室,貴族以及諸多重要官員直接消失不見。
群龍無首之下,秦軍入趙宛如無人之地,一路火花帶閃電,直接派人到了趙國國都,接管了趙國的一切政務。
其他國家還沒來得及譴責秦國的「暴虐」,接下來的一個月內,繼趙國之後,齊國宗室,貴族,官員同樣離奇消失,秦國不戰而勝,入主齊國。
如此,不過區區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秦國不費一兵一卒竟然就已經打下了魏國,趙國,齊國三國的,如今只剩下燕國,韓國和楚國堅挺著。
然而燕國,楚國還沒來得及做準備,本來因為割地賠款割的不剩多少土地的韓國就先慫了,為了不「消失」,韓王帶著韓國地圖與公子非,還有諸多宗室,貴族以及大臣只帶了三百兵力前往韓秦交界,在秦軍的護送下入秦,投降成功,被封為韓侯坐鎮咸陽。
大殿之上,嬴政一點興致也沒有,若是這些土地是秦國耗費大軍一點一點打下來的,嬴政還有點心思,但是……這玩意打下來一點感覺都沒有,就跟白撿的一樣,嬴政看見了武力值強大的好處,然後痴迷於《無相神功》對於呂不韋的恨意都降低了。
至於收回土地的幾國百姓,荀子本來還在自閉,但是看到牧塵的騷操作之後,對於這種兵不血刃的做法總有一種莫名的感覺,但是卻也著實說不出什麼來,最後也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以《秦禮》教化諸地子民的任務,並且被催著《秦律》的修改。
在朝堂上最有意見的反而是武將們,畢竟沒了戰爭他們怎麼獲取軍功,封爵秦國現在的爵位還不世襲,不少將軍的子嗣居然還是白身……
面對朝堂諸多武將的強烈要求之下,牧塵也就只能停下了手,沒再繼續對楚國和燕國的高層動手,讓這兩國的高層逃過一劫。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因為看到了沒有戰功就無法晉升的弊端,牧塵為了激勵諸地歸順的百姓而提出「科舉」制度的時候,秦國朝堂之上竟然一點反對的聲音都沒有。
好吧,實際上這些官員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做我有「物理」就可以為所欲為的道理,誰想要在未來不知名的某一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不同意,找死嗎
於是在種種原因之下,此方世界最早的科舉制度出現了,而且為了安撫新歸入秦國的諸地子民,報名要求之寬鬆,堪稱只要承認自己是秦國,人,就可以參加考試。
而看透了科舉制度對於自家學說的傳承之重要的在秦國的諸子百家的首腦們開始一輪明爭暗鬥,爭取在科舉之中填上自家學說。
動靜之大,最後驚動了嬴政,讓嬴政不得不請出牧塵鎮壓,有了牧塵坐鎮,諸子百家經過了激烈的爭討之後定下了此方世界第一次科舉的必考科目《秦律》,以及選考科目《秦禮》《數算》《策論》。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百家之人都想要爭得考官的職責,最後秦國的第一次科舉的主考官一人牧塵,副考官竟然多達八人,包含儒家,道家,兵家,公輸家,陰陽家,史家,釋家,名家等八大學派。
說起來,牧塵想起科舉的事還真的不是牧玄給他提的建議,也不是他從慶塵的記憶中獲得的啟示,而是來自於他在大千世界時候的經歷。
畢竟無論是當年加入五大靈院也好,還是後來隱姓埋名加入各大勢力也好,「考核」永遠是最好的選擇。
再加上慶塵記憶中大大小小的考試,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以及結業考試,中考乃至於高考等諸多考試的經驗,牧塵才提出了科舉。
為了科舉,牧塵還特意「發明」了紙的存在,並創作了新的墨、筆、硯等文具,引得諸子百家敬佩。
與此同時,知道秦國無痛整合了魏,韓,齊三國軍隊,開始準備派人同時攻打燕,楚兩國的燕國和楚國都開始不同尋常的慌亂。
前太子現燕王丹坐在燕王宮中看著燕王宮上的天空,一時間竟然有點不知所措。他到底是投降呢還是打呢
考慮到不知所蹤的三國宗室以及通過墨家眼線得知的如今在咸陽城日日鶯歌燕舞的韓王——侯,燕王丹覺得還是投降比較好,於是燕國的信使來到了秦國的大營遞交降書……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5s 3.7115MB